汽车生产制造厂零部件仓储物流解决方案有哪些相关的要素?
一、零部件的物流特性:包括零部件的形状、大小、重量、安全要求等众多要素。如果想把零部件变成物流系统中比较方便管理的物料配送单元,首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零部件的包装方法问题,如果是需要人工搬运的,就要注意体积不能太大、重量最好不要超过20公斤、包装必须安全、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也不会造成物料品质损坏等。如果需考虑到工作效率、体积、重量等因素实在不适合人工搬运的零部件,那么便要设计合适机械化搬运的单元化容器。
二、生产模式、生产工艺、生产节拍对零部件的配送要求:
在汽车整车厂,车间不同,其生产组织模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冲压车间是中等批量的生产模式,焊装车间是小批量生产模式,喷涂车间是对焊装车间产品批量的重新排列组合的小批量生产模式,总装车间往往是配合喷涂车间的小批量生产模式或为了降低库存配合销售部门按单生产的彻底柔性生产模式。
1、企业是组织拉动式的生产,还是组织推动式的生产,其物流管理模式也是截然不同的。生产组织模式对零部件的配送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零部件的配送单元和配送频次,从而影响容器的结构形式和配送的方式。如:排序生产对容器的设计和配送要求均有其特殊性。
2、生产工艺本身对单元化的容器是有着一定要求的,比如:先装什么?后装什么?多少个零部件在同一个地方安装?安装的位置是高还是低?需要什么辅助的工具?
3、生产节拍对单元化工作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例如在配送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生产节拍越快,每次的配送单元的零件数就越大,容器的制作、摆放和搬运的难度就越大。
三、厂内物流环境对零部件配送的规定
厂内的仓库、暂存区的面积、高度、地面耐力、消防要求等决定了零部件的存储方式。例如:用自动化立体库(AS/RS)进行存放、用窄通道的立体库(VNA)进行存放、用一般的仓储货架来进行存放、直接使用容器堆垛存放、地面平放或是厂内根本就没地方放。针对以上的各种情况,都会有着不相同的单元化方式出现。
厂内搬运设备的不同,同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单元化的工作。叉车、牵引车、托盘搬运车、小推车、人工搬运等不同的搬运方式,对单元化产品的要求都具有其特殊性。
四、第三方物流的能力对零部件配送的影响
在汽车整车厂内产品的零部件物流解决方案是通过自身工厂进行管理,还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进行管理,由于管理环节不同,对单元化工作的要求也就不一样。假设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所在地在整车厂厂区外,零部件的管理和配送要经过卡车运输,那么卡车运输的经济性就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了,单元化的工作必须是与之相适应。甚至同样的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或者客户不同的工作内容要求下,单元化工作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过去每天的配送频率是3次,每个配送单元是50件,由于物流环境的改善,有条件降低零部件的库存,要求每天配送6次,每次配送25件,单元化技术的条件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甚至有可能从过去的机械化搬运变人工搬运。
五、外部物流环境制约着零部件物流解决方案的优化
整车厂的零部件的全球采购策略,使得零部件的供应商分布在全球,这给零部件的物流组织带来了新的挑战,零部件的物流解决方案不得不呈现出多样性,陆、海、空全部出动,在整车厂物料需求的拉动下,零部件通过各种途径,配合着各种物流手段,源源不断地从不同地区有条不紊地进入整车厂的预定工位物料暂存区。但同样的一个汽车零件,由于供应商不同,它的单元化解决方案也会有所区别。例如:供货量大的供应商可以自己直接送货,而供货量少的供应商可能要通过MilkRun(牛奶路)配送的物流方式才能找到合理的物流成本。如果是距离非常远的供应商在交货前往往需要对零部件进行二次包装,以满足整车厂的配送要求;而距离近的供应商可以以最终的包装方式直接供货。